当前位置: 首页 > imtoken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发布时间:2025-10-24
点击次数:
10月24日午盘,卫星产业(159218)涨3.39%,成份股方面,航天智装20cm涨停、中国卫星、国机精工10cm涨停,宏达电子、博实结涨超7%,芯原股份、中国卫通、信维通信涨超5%。
据Wind Level2实时行情结合均价预估,卫星产业(159218)盘中申购超3300万,此前连续三日获资金净流入,揽金超4000万。资金持续加仓的背后,是卫星产业战略地位的凸显。
10月23日,重要会议公报发布,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”航天强国“表述,继“新增长引擎”后商业航天地位再度提升。
中金公司军工机械首席分析师刘中玉指出,航天产业是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核心前沿产业,十五五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加速发展。
【卫星产业迎来关键拐点,三重维度共振】
刘中玉指出,今年卫星产业正处关键拐点,其科技成长与自主可控属性凸显,预计年内仍有众多催化因素。
从政策层面看,工信部等部委持续完善卫星互联网应用的相关政策,包括向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颁发卫星通信运营牌照,并积极推进相关政策的修订工作。
产业层面,自七月底八月初起,国内卫星互联网组网发射进入高密度、高频次的新阶段。
资本市场方面,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在七月份得到修订,明确将商业航天列为重点支持领域。
政策、产业和资本这三个维度的变化共同表明,国内卫星互联网发展已经迎来明确的加速拐点。
【卫星产业组网加速,抢占资源必要性凸显】
结合当前形势来看,轨道与频段属稀缺资源,国际通行“先占先得”原则,抢占资源是当前发展卫星产业的关键驱动力,因此大国激烈竞争。卫星对设备和元器件、原材料的技术要求严苛。全球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的能力。
今年以来,我国低轨卫星组网加速,中国星网等巨型星座组网频率加速。海外也在加速推进,当前SpaceX成功跨越可复用重型火箭门槛,加快星舰三代研发。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是制约组网的关键,我国天龙三号、朱雀三号、引力二号等多款大型民营商业火箭首飞在即,有望进一步降低卫星发射成本。
刘中玉预计,全球卫星年发射量有望从几百颗增长到上千颗,存在十倍以上的增长空间。
【手机直连卫星应用推广,未来产业重心将向下移】
大众应用市场是卫星互联网最具潜力的领域,主要集中在手机和汽车两个方向。目前国内基于高轨天通卫星的手机直连服务已经取得进展,中国电信于2023年8月在全球率先推出相关服务,华为、荣耀、小米等厂商的高端机型也已支持该功能。但高轨方案存在通信容量有限、时延较高(约半秒)、信号衰减明显等局限,用户体验仍有提升空间。
刘中玉指出,随着低轨卫星网络加快部署,预计到明年,低轨方案将逐步为手机及高端车型提供时延更低(毫秒级)、信号更稳定的直连服务,用户体验有望显著提升。
未来用户终端及应用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卫星制造与发射环节的5~10倍,产业增长重心将逐步向下游迁移。
卫星产业ETF(159218)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,成分股涵盖卫星制造、发射、导航通信应用等上中下游企业,今年以来规模增长340.74%,备受资金青睐,有助于投资者便捷把握产业发展整体趋势。
(责任编辑:张晓波 )imtoken@163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12-2025 imtoken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:粤ICP备1564894-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