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imtoken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发布时间:2025-10-17
点击次数:
【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宇】10月15日下午,以“科创无限,智链未来”为主题的第八届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(以下简称长三角科交会)在上海开幕。
据了解,本届长三角科交会聚焦未来智能、未来能源、未来材料、未来健康、未来空间等5大未来产业赛道,主题展区规模逾10000平方米,吸引到长三角41个核心城市科技部门、科研机构及创新主体共同参与,汇聚前沿科创成果超千项。
长三角科交会启幕,上海“羲和光谷”孵化器揭牌
开幕式上,上海市嘉定区委书记肖文高在致辞中表示,长三角科交会自2018年发起以来,已成为服务区域协同创新的“金字招牌”,成果交易额从首届的1200万元跃升至去年的5.1亿元,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江苏省南通市作为本届长三角科交会主宾城市,南通市副市长熊俊在发言中表示,南通期待以此次长三角科交会为契机,与嘉定区深化合作,聚焦汽车、智能制造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,共建一批双向的科创飞地、细分领域垂直基金、特色产业园区,力争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实现“跨江融合、互利共赢”。
开幕式现场,聚焦前沿光电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优质项目孵化,又一院地协同的战略枢纽平台——上海“羲和光谷”孵化器正式揭牌。据介绍,该孵化器将打造“创新-创业-创投”一体化的“根据地式”的孵化器,发挥嘉定独特的科技资源优势,基于“上光系”科创产业孵化能力,将上海及长三角优质的科创资源引入嘉定,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动能。
此外,第三届嘉定区未来产业颠覆性技术大赛颁奖仪式在开幕式上举行。今年,大赛经过五个月的激烈角逐,最终评选出兼具技术创新性与市场成熟度的22个项目,其中金奖5项、银奖6项及铜奖11项,面向AI光子加速的高性能集成光子芯片、低空融合通信智能终端等一批高质量创新成果脱颖而出,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。
五大展区汇聚千项成果,硬科技落地应用引关注
今年,长三角科交会现场设置长三角合作城市专区、长三角国创中心专区、长三角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区、长三角前沿科技示范展区、长三角科技生态展区五大展区,汇聚超千项前沿成果。
展区现场,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展台聚焦医疗、环保、新能源等领域,10余项技术成果成关注焦点。
医疗领域,杜建忠团队“集中抗菌高分子抗菌”策略破解细菌耐药难题,先后开发的一系列高分子抗菌材料在骨感染治疗、牙周炎治疗、糖尿病溃疡治疗和骨植入体抗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环保领域,王志伟团队MemPLUS技术可让报废的有机膜进行再生利用,延长寿命2年以上,抗污染性能提升2~3倍,为用户节省50%~89%的膜成本。新能源领域,济美动力氢能燃料电池已经与中集集团、雅迪电动车等单位开展合作,产品应用于高性能大载重氢燃料电池无人机、氢燃料电池电动船舶等。
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展台,高危儿脑瘫早期预测AI辅助系统、多任务多器官CT影像AI分类分割系统等也引发关注。
“高危儿脑瘫早期预测AI辅助系统面向母亲妊娠期、分娩期、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期存在不利生长发育因素的特殊人群。”展台工作人员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五折交叉验证显示,模型整体准确率达93.1%,敏感度94.0%,假阳性和假阴性误判率低,能够为高危儿脑瘫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可靠、科学的技术支持。
逛展全程,“硬科技落地”是绕不开的核心词。无论是AI技术的垂直应用落地,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探索,从实验室到产业,从技术到应用,每个展台都在诠释硬科技如何解决真问题。
据了解,历届长三角科交会已服务超4000家次高校院所、科技企业,通过近400场专业论坛、路演对接等活动,累计带动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超17亿元,已成长为覆盖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品牌。
责编:史健 | 审校:李金雨 | 审核:李震 | 监审:古筝
(责任编辑:董萍萍 )imtoken@163.com
扫一扫,添加微信
Copyright © 2012-2025 imtoken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备案号:粤ICP备1564894-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