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84651564

公司新闻

imtoken下载中心-中核聚力消费帮扶 谱写宁夏兴农新篇章

发布时间:2025-07-14点击次数:

7月11日,银川市的夏日骄阳下,一场特殊的 “赶集” 热闹开场——“宁心聚力 富民兴农 携手共建美丽新宁夏” 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在此启幕。

富民兴农主题。

中核集团联合华润集团、中国商飞承办的这场盛会,不仅带来了1700余款宁夏特色产品,更翻开了央企扎根宁夏以消费帮扶激活乡村振兴的新篇章。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庄严,中核集团董事、党组副书记刘建平等央企代表共同启动活动,见证这场连接城乡的“暖心工程”再谱新篇。

启动仪式。

展会现场。
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的深度实践

中核集团以“输血+造血”双轮驱动,在宁夏大地上写下了动人的帮扶答卷:无偿帮扶资金超4.3亿元,有偿帮扶资金超67亿元,消费帮扶超5亿元,培训各类人才超15万人次。

中核集团展台。

在同心县,这份投入化作了看得见的变化:在创新帮扶范式方面,向定点帮扶的同心县倾注1.3亿元无偿帮扶、39亿元产业直投,撬动70亿元经济增量。以“小而美”的“天光地热”技术破解北方供暖难题,捐赠的整村推进项目让旱天岭400户百姓用上清洁供暖;投资建设的中核(宁夏)同心防护公司让300余名回族妇女同胞“守着家、带着娃、挣着钱”,还捧回了全国文明单位、“全球最佳减贫案例”的金字招牌,厂里的一名女职工更是当选了自治区人大代表;旱天岭村的千头肉牛基地实现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的转变,让村集体经济分红从规划落为现实。公司负责人的话里满是自豪,女工马梅当选自治区人大代表的故事,更是成了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生动注脚。

消费帮扶搭桥梁:从田间地头到千家万户的 “幸福通道”

活动现场的125个展位上,宁夏的“宝贝”们集体亮相:旱天岭村的有机枸杞颗粒饱满,下马关的亚麻籽油香气醇厚,田老庄乡的红葱酱瓶身印着“牛羊肉伴侣”的俏皮标签。这些产品背后,是中核集团搭建的“产供销”闭环。

中核集团展台的扶贫产品。

枸杞种植园里,采摘季日均4000名采摘工忙碌的身影构成夏日图景,每斤1.5-1.7角的采摘费,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;亚麻籽油产业中,企业无偿提供种子,每年通过中核集团内部采购实现200-300万元销售额,“企业 + 农户”的模式让农民不愁卖;就连曾经只能自家当佐料的红葱,也被开发成红葱酱,去年销售额达120万元,村集体企业带动15名村民稳定增收。

同心县县委常委、政府副县长张琦作介绍。

“我们通过集团食堂采购、电商平台推广,每年直接帮销近5000万元。” 中核扶贫同心县第一书记介绍,从枸杞到亚麻籽油,从线下展销到线上带货,消费帮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 “稳定器”。活动现场,6家中央部委和43家中央企业,五十余家地方企业产品同台亮相,三天线下活动与十三天线上展销联动,让“塞上江南”的丰饶走向全国。

同心共赴新征程:让 “暖心工程” 暖到心坎里

“这不是简单的买卖,是帮我们把日子过红火的希望。” 一位参展的农民道出心声。如今,中核集团的帮扶早已超越资金与物资,化作可持续的内生动力:36家法人单位扎根宁夏,带来2000个就业岗位,年纳税2.4亿元反哺地方;“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”两年多举办18场,成了城乡对接的黄金纽带。

刘建平在启动仪式上承诺:“未来,我们要让消费帮扶从‘输血’变‘造血’,从‘暖一时’到‘暖长久’。”正如活动现场涌动的人潮,中核集团与宁夏的故事,正朝着更热闹、更红火的方向续写 —— 在这片热土上,每一颗枸杞、每一滴油、每一件成衣,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)

(责任编辑:郭健东 )
40084651564
E-mail

imtoken@163.com

扫一扫,添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12-2025 imtoken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1564894-1号